你的位置:爱游戏体育APP入口 > 新闻动态 > 会议动态 | 2025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工作会议在京成功召开_活动周_评审_职称
发布日期:2025-04-16 09:00 点击次数:74
4月2日,为普及汽车科技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深入推进汽车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工作,丰富汽车行业优质科普资源供给,助力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2025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科普基地代表约40人参与。本次会议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普文化与传播部副部长殷兴吉主持。
本次会议包含2025年汽车科普基地重点工作安排,科普专业职称评审解读,科普基地代表分享、交流研讨、科普基地参观交流等内容。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战静静介绍了2025年科普基地的十大重点工作,旨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汽车科普体系,推动科技资源普惠共享。一是构建系统化、模块化的科普资源库,推动优质课程开发与共享;二是依托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月等重点活动为契机,组织百场科普活动;三是开展前沿技术讲座进高校,促进产学研融合与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四是深化青少年汽车科普活动,开发趣味实验、创意竞赛等互动项目;五是以专职人员职称评定与科技志愿者服务组织建设为抓手,助力科普教育基地人力资源建设;六是建立常态化科普工作交流机制,组织召开汽车科普工作交流会、科普论坛等活动,宣传汽车科普成果、提升科普业务能力;七是制修订基地管理办法,完善评估体系与动态管理;八是筹建科普工作委员会,统筹资源形成协同合力;九是试点建设“飞驰少年”科普网,以数字化平台扩大科普覆盖面;十是试点推出“少年方程式”实践课,通过动手造车激发青少年工程兴趣。
展开剩余70%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创作与传播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李红林在会上就科普专业职称评审解读进行专题分享,从党和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重视,科普人才建设亟待加强,相关政策出台及实践探索方面介绍了科普专员职称评审相关背景;从背景,制定评价标准,印发评审通知,申报及评审情况方面阐述了中国科协科普专业职称评审情况;从总体考虑,基本框架,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评审标准方面解读了科普专业职称评审标准。最后,她对未来工作提出展望表示优化评审标准和评价体系,满足新形势下科普事业发展的需要;持续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获得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加强科普人员继续教育及跟踪评估,开发教材及课程,提供继续教育机会和平台,让科普工作者能够持续在科普领域做贡献、出成果、有成长;常态化科普职称评审交流机制,实现科普职称评审全国各地区的全覆盖。
会上,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品牌高级主办张思遥;北京汽车博物馆宣传教育部部长高艳;上海汽车博物馆教育活动主管金叶;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教授邹瑞睿;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产教融合经理吕航;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标准指数中心主任助理贺晓娜等基地代表分享2025年科普工作安排;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普专家于炳琪;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普专家姜华荣在培养未来汽车人才方面,分享独具特色的科普经验做法。代表们的分享展示了科普工作的最新发展方向,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实施路径。会上提出的校企合作、区域联动等模式,形成有效的资源整合,将有力推动汽车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
最后,代表们参观了北京亦庄地区的汽车科普教育基地,第一站参观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展厅、实验室和试制车间,充分了解了创新中心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技术研发情况、测试验证能力及生态合作成果。第二站参观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创新中心向代表们展示了整车能效测试、汽车芯片测试、整车数字化开发等领域的测试车间和创新成果。见识到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微观世界,芯片作为汽车智能化的关键组件,其研发和制造过程中的精密工艺和尖端技术令人惊叹。第三站参观小米工厂汽车展厅、技术展厅、压铸车间、冲压车间、车身车间,看到了各类机械臂精准操作,AMR物流机器人自主运输物料,近距离了解和感受一辆智能化电动车的制造流程和工艺细节,感受到了中国智造的强大活力。
作者 | 王柳
审核 | 殷兴吉
编辑 | 原敬鑫
发布于:北京市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爱游戏体育APP入口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